新征程,再奋进。1月15日,合肥经开区举行2019年工作务虚会暨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贯彻中央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精神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加快经开区产业国际化、开放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十三五”目标,拉开了谱写“二次创业”新篇章的序幕。
更高质量:新征程新突破
综合考评获得全省开发区第一;牵手全国最强央企人力资源公司中智集团,打造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出口加工区全国排名跨进前三;航空港破千万客流,跻身国内大型枢纽机场行列;联宝累计产量过亿台,产值破600亿……
刚刚过去的2018年,合肥经开区实体经济呈现高水平态势,各项发展指标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创转升”行动累计盘活4221亩低效用地,叫响了“亩均效益第一区”。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5.%,占比首次突破50%。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到74.9。全区经济实现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同时,对外开放呈现高水准,全年进出口预计实现110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8%。全市新引进3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全部花落经开区。省先进制造业“一号工程”江淮大众首款产品思皓投产量产,研发中心开工建设;蔚来汽车ES8整车下线1.28万辆,实现产值49.9亿元,新能源汽车产能、品牌集聚度、技术等走在全国前列。此外,2018年合肥经开区城市建设呈现高品质,社会民生呈现高标准。圆满完成“三大棚户区”改造拆迁任务,建设30条累计82公里精品道路,改造25个老旧小区、10个农贸市场。引进清华附中,建设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各一万平米的海恒、临湖百姓之家,打造多个城市阅读空间,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高目标:爬坡过坎再奋进
2019年,是合肥经开区“十三五”爬坡过坎的关键之年。面对“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稳中有忧”的形势,该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产业国际化、开放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奋力谱写“二次创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战新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高端化工程,加快构建智能家电、电子信息及集成电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聚焦新能源汽车和存储芯片两大战新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新芯之都”,推动江淮大众、蔚来、国轩新能源等一批落地项目放量扩产,促成新项目尽快落地,形成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和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继续加快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推进海尔、联宝等龙头项目高端化,打造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培育行业领军者、“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
——系统推进“创转升”。稳步推进“创转升”三年行动计划。将低产能工业用地升级转型为科技研发、总部商业等,升级改造民营一园等5个“园中园”。继续加大用地工业企业分类管理和综合评价力度,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提升亩均效益。
——构筑科技生态。推进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七大创新平台”产业化,加快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公共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推进中关村科企安徽科研基地项目,推进海尔、美菱等大企业创建孵化器,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培育建设各类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国家级孵化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出高企贷、科技保险贷。
——活跃开放平台。拓展航空港国际货运航线,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完成肉类口岸申报,丰富国际冷鲜港产品。推动出口加工区升级综保区。启动派河国际物流园二期,建设全国性物流枢纽基地。推进跨境电商巨头网易考拉、唯品国际开仓运营,以大聚小,培育市场。
(汪贵霞 李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