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传真  → 时事传真
塑造发展新优势 住皖委员谈“科研生态”
浏览次数:612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3日  【字号

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科技创新是住皖委员关注的焦点,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智能制造代表企业埃夫特智能装备的董事长、总经理,住皖全国政协委员许礼进一直活跃在科技创新一线,在他看来,科技创新接下来面临的是体制变革,“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主要还是跟着发达国家后面学习,处在跟跑的位置。”许礼进说,过去一提到科技创新,主要是消化再吸收,但现在我们处在并跑甚至领跑的位置,很多创新就是未知的,包括产品、技术、商业模式、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新的探索,这就要求我们体制、创新理念都要重新变革。

“把科学研究出重大成果转化为产业技术,投入到经济的主战场上,这是我们科研人员很希望看到的。”全国政协委员匡光力说,当前,科研人员比较关注怎样将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转化,“这仅仅靠科研人员去琢磨肯定是不够的。”

匡光力认为,在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转化过程中,需要产业界提高其承接能力,也需要风险投资等各类元素的加入,“科技成果变成产业技术的过程是需要大量投入的,一旦成功回报也很大,目前安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今年政府报告提出,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李和平印象深刻,“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的,买不来的。必须要加强原始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安徽从创新体系上构建了‘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创新已经成为安徽的特质。”李和平认为,要给予科研人员充分自由的空间,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和环境,从源头到产业形成完整链条,推动安徽在创新驱动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13516438342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