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信息  → 房产信息
土地市场呈现“两低一高”
浏览次数:406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5日  【字号

    自从2017年北京发布“3·17”政策以来,土地市场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土地成交量及成交额均有所回落。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化,土地溢价率持续走低,流拍现象较为严重,房企拿地动力不足。

  在北京土地市场全面进入调控时代之后,“限竞房”“共有产权房”成为地块成交的主要方式。在拿地企业中,万科、保利等龙头房企缺席,以中铁置业为代表的国企拿地积极。此外,土地供地方式迎来革新,集体性建设用地用做共有产权住房地块首次入市。

  土地成交额回落,流拍土地增多

  2017年,自楼市调控以来,北京市加大了土地供应力度,全年土地招拍挂市场共成交土地102宗;土地成交总额为2796.02亿元,同比增加228%;成交单价达20257元/平方米,创下近4年以来新高。

  但是,进入2018年,北京土地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温。2018年,北京共成交土地72宗,成交额1682.9亿元。成交宗数及成交额同比均大幅下跌。2018年土地成交宗数同比2017年下跌29%,仅高于2016年成交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土地出让金同比2017年下跌40%。

  2018年前三季度北京土地市场较冷,仅成交了44宗地,进入四季度以来北京推地速度加快,但由于前期土地放量极少,低迷依然是2018年北京土地市场的关键词。

  从北京土地历史成交的楼面均价及溢价率来看,土地成交楼面价从2016年以来开始走高,2017年达到高峰,2018年土地成交楼面价维持在高位。而从溢价率来看,北京土地成交溢价率从2016年开始持续波动下滑,2018年土地成交溢价率同比2017年继续下跌43%,为近5年最低,年内平均溢价率仅为13.72%。

  此外,2018年,土地流拍现象明显增多,全年流拍率达到10%,创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据诸葛找房数据监测,2018年北京市共出现8宗土地流拍,接近2017年的3倍。

  共有产权用地增多,“国企+民企”拿地成趋势

  自楼市调控以来,住宅用地供应量显著增加。2018年北京成交的72宗地块中,住宅用地成交52块,成交建筑面积624.48万平方米,占比为73%。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1月起,北京新供住宅用地全部执行“控地价、限房价”新型供地方式,土地建成后的住宅销售价格无论在均价和最高销售价格方面都进行了限制。

  2017-2018年,“共有产权房”、“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等为土地竞得的主要模式。以2018年为例,其成交的52宗住宅地块中,有51宗是限竞房或共有产权住房地块,仅有一宗商品房住宅地块。其中限竞房成交40宗,成交建筑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共有产权住房成交10宗,成交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另有一宗地块为限竞房含共有产权住房。

  在加强住宅用地供应的同时,近两年,北京市加大租赁用房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在拿地方式上,联合拿地成为楼市调控以来龙头房企拿地的趋势。2017年,联合体拿地收入囊中的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年出让的建设用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进入2018年,万科、保利等以往积极参与北京土地招拍挂市场的龙头房企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国资背景的国企。

  在2018年北京企业的拿地排行榜中,中铁置业斥213.64亿元在北京拿得4宗地块,获得规划建筑面积53.95万平方米,成为榜首。中海地产以157.79亿元位居拿地排行榜第二名。北辰实业则以86.63亿元拿下2018年北京土拍成交总价最高的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B23等地块位列第三。除此之外,北京城建、北京住总等市属国企也都有土地入账。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0551-65693435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