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讯飞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它再一次在治疗过程中提醒了我,让我更加专业地对病人负责,让病人更加准确地就医。 ”金寨县油坊店乡卫生院胡道宏说。
今年3月11日,70岁的陈大爷由于反复咳嗽咳痰来卫生院就诊。胡道宏初步诊断患者为单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弹框中第三条“肺结核”提醒了他。随后,他为该患者进行了胸片检查,发现确实有肺结核可能。因卫生院条件有限,胡道宏将片子传到县中医院,会诊专家确诊为肺结核。胡医生立刻建议患者转诊至县中医院后进行进一步检查,最后确诊为肺结核结合其他肺部慢性疾病,目前患者正在县人民医院住院观察治疗。
去年,省政府明确把“智医助理”列入民生工程范畴,提出通过开展“智医助理”工程等试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今年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加快推广“智医助理”,今年项目应用再增加50个县(市、区)。
“智医助理”到底是什么?它是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2017年8月,“智医助理”机器人以456分的高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评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智医助理”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系统学习了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脱敏的患者就诊数据和国内外权威医学教材、指南文献、专家共识,其中包括53本医学院教科书(覆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所有教材)、40万条医疗权威文献(包括疾病指南、专家共识、病历报告等)。同时,还融合了讯飞医学知识大脑,具备了医学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推理能力,最终推荐的诊断结果还会经过专家医生团队的审核。“智医助理”系统在我省首次构建了人机协同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去年,“智医助理”开始在合肥市上岗试点应用,取得良好的成效。随后,在省卫健委、省财政厅支持下,“智医助理”在我省四县一区试点推广。通过试点,“智医助理”有效提升了乡村两级诊疗过程的规范化,推动了基层医生诊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构建了基层医疗兜底保障体系。目前,我省已完成民生工程四县一区的验收工作,“智医助理”产品覆盖9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1059家村卫生室/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部署覆盖率达到100%。
“智医助理”有什么强大功能?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介绍,“智医助理”系统可以切入“诊中”和“诊后”环节,通过人机耦合机制赋能基层医生。在问诊过程中,“智医助理”基于讯飞海量医学知识图谱,根据电子病历信息为基层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意见,医生可以参考,也可以独立完成诊断。通过“智医助理”的辅助和提醒,基层医生的诊断准确率有明显提升。在问诊结束后,“智医助理”通过大数据筛选技术和人工智能引擎能够快速比对诊断不一致的病历,并提交专家组审核。上级专家对系统筛选的病历进行复核后即可反馈至基层医生,从而为基层医疗进行兜底保障。经过一年的研发,“智医助理”目前可以辅助诊断基层常见病超过900种,辅诊准确率达97%,电子病历规范书写率达79%,日均电子病历数1万份,日均辅诊建议数1.3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