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传真  → 时事传真
又一世界新纪录 中国科大制备出12个超导比特量子纠缠态
浏览次数:664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9日  【字号

    记者4月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团队最近制备出12个超导比特的量子多体纠缠态,刷新世界纪录,为下一步实现大规模随机线路采样和可扩展单向量子计算奠定基础。同时,他们还实现了综合性能最优的量子点确定性纠缠光源。这两项成果均发表在最新一期著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大规模量子计算技术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可扩展和高精度地实现量子态的制备与操控。多比特量子纠缠作为量子计算技术的核心指标,一直是国际各研究团队竞相角逐的焦点。

  在超导量子计算方面,虽然2018年初Google和IBM分别发布了72量子比特和50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但至今仍未能完整展示量子比特性能和相应的实验结果,主要是规模扩展后量子比特间的串扰给实验带来巨大挑战。

  潘建伟团队通过设计和加工高品质的12比特一维链超导比特芯片,并且采用并行逻辑门操作方式避免比特间的串扰,利用热循环操作去除不需要的二能级系统对于比特性能的影响,首次制备并验证了12个超导比特的真纠缠,保真度达到70%,这是目前固态量子系统中规模最大的多体纠缠态。

  双光子纠缠是可扩展光量子信息处理的核心资源。潘建伟团队与国家纳米中心戴庆研究员合作,利用自组装半导体铟镓砷量子点,实现目前综合性能最优的确定性纠缠光源。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宽带“靶眼”谐振腔,利用双光子脉冲共振激发,首次实现了保真度90%、产生效率59%、提取效率62%、光子不可分辨性90%的纠缠光源。该实验中发展的高品质纠缠光源技术,未来可进一步应用于高效率多光子纠缠实验和远距离量子通信等方面。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0551-65693435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