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颍淮岸,杨湖人家种植忙。今年以来,颍上县杨湖镇在原有生态林业扶贫的基础上,继续为贫困户谋发展、寻路子,以发展林下种植为切入点,变对抗性为适应性,变低洼地为聚宝盆,不断丰富产业扶贫模式,持续提升贫困户经济收入,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生态扶贫路。
杨湖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在经过有关镇村干部和农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与多次调研下,因地制宜,开展林农复合经营,对原有的1213亩生态林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生态发展和改善民生相统筹,充分利用林下条件和林间多种生物资源,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特色种养殖业,着力把“树林子”变成“菜篮子”“肉盘子”,实现“发展主导产业”与“延伸产业链”相结合,不仅美了环境,也富了农民的口袋。
据杨湖镇扶贫办主任管廷亮介绍,镇党委、政府坚持扶贫路上、产业先行,切实把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为生态林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林下种植。截至目前,全镇以种植林下有三百余户、七百余亩,主要种植土豆、花生等经济作物,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加三千余元。
走进杨湖镇前楼社区的堤坝东侧,桂花、栾树、落羽杉等生态扶贫的经济林带正乘着春风焕发着勃勃生机,在树下,一株株幼嫩的土豆苗也逐渐“崭露头角”。正在林中进行养护作业的贫困户赵守川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谈及现在的生活,老赵高兴地说,“我这个护林员辅助性岗位一个月收入几百块钱,加上种一些经济作物,经济收入也上去了,相信咱日子会越过越好!”
既要种的好,也要卖得掉。在销售上,杨湖镇坚持以消费扶贫理念为指导,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的思路,积极对接中铁四局、颍上团县委等帮扶单位,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切实解决林下种植产品的销售问题;同时还与中铁四局加强合作,共同建设蔬菜冷库一座,方便农副产品收储,真正让贫困群众实现“叶子变票子、活树变活钱”,确保其收入稳步提升。
同时,杨湖镇还积极抢抓机遇,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将老屋改建为庄园,将民房改建为民宿,打造“乡村有栋房、房前一口塘、房后一片林、周边一方田”的乡村“奢侈品”,打造以生态林业和林下经济为特色的乡愁记忆基地和农家乐体验游,从而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要突出生态特色,大力推进生态林业扶贫,助力杨湖镇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谈及下一步发展,杨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汤林海表示,在接下来工作中,杨湖镇将进一步扩大林业种植的面积,同时将林下产业的种植经验进一步其他各村和贫困户,一般农业户进行推广,着力打造生态林业扶贫升级版,带出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紧密关系和持续稳定增收,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