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记者了解到,省司法厅下发《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计划2年时间全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努力实现到2020年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
《工作方案》明确表示,坚持“依法根治”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切实形成从立法、到普法守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执法司法的全过程、全时空覆盖,努力为根治欠薪工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根据《工作方案》,我省制定了一系列行动措施,将完善落实治欠保支长效制度机制。
加快推进保障工资支付立法。《工作方案》指出,积极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工资支付立法调研,主动提前介入,指派专人跟踪了解情况。提速立法,抓紧审查修改有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强化劳动监察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突出工程建设重点领域,配合有关部门摸清欠薪底数,加强工资支付执法协调,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协调作用,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
深入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与体检。从现在开始到5月,集中开展农民工与劳动合同调研服务活动,通过提供主动服务,完善预防措施,防止年底集中爆发欠薪现象5月24日前,全省各市(省直管县)要形成书面普查报告(要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案例,有对策)报省司法厅。
推动欠薪纠纷从集中化解到及时就地化解。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坚持调解先行,大力加强涉及农民工欠薪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统筹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加强工作协调联动,完善农民工欠薪工作常态化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抓经常,努力实现治理欠薪工作从源头上抓、从根子上抓,努力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变事后调解为事先预防,变集中化解为平时化解。
《工作方案》还要求,专项做好根治欠薪领域的普法与依法治理。全力做好欠薪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省司法厅依托12348安徽法律服务网开通专栏,在12348安徽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电话设立根治欠薪服务专席,农民工可以就讨薪问题随时随地求助;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根据条件设置专门窗口,确保农民工及时得到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开通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欠薪农民工一律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努力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