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传真  → 时事传真
淮南:念好“养蛭经”拓宽脱贫路
浏览次数:730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7日  【字号

    日前,记者来到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古路岗村,采访村民关廷春的特色养殖事业。坐在轮椅上的关廷春,正在养殖场内观察水蛭的生长情况。 “去年我这7亩地,收了400来斤水蛭干,卖了十来万元! ”关廷春告诉记者。

  关廷春是古路岗村远近闻名的“水蛭大王”,正是依靠养殖水蛭,老关家实现了脱贫致富。

  记者了解到,2010年秋季,在外地打工的关廷春遭遇严重车祸,造成腰部以下失去知觉。当时,两个儿子正在上中学,老关的受伤不仅让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巨额的治疗费还让家庭承担了不少外债,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不过,困难没有击垮关廷春,压力之下,他一直在思考家庭发展的新计划。发展特色养殖,就是关廷春选定的新路子。“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2011年,关廷春开始试着养殖水蛭。当时,很少有人了解水蛭产业,看准产业前景的关廷春成为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因为养殖的是新品种,没有现成的经验。关廷春就细心观察和琢磨水蛭的生长特性,慢慢摸索经验指导妻子和孩子动手操作。不懂的事情,他就上网查、打电话咨询、找专家请教,苦心钻研,慢慢掌握了水蛭养殖和管理的基本经验。

  不过,由于投入少,规模小,关廷春的养殖场一直未见效益。直到2014年,关廷春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丰富的扶贫政策为他的养殖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养殖场由几分地的小池塘扩大到7亩多的大水面。 “当年卖了快3万元,坚持了3年多终于收到效益。 ”关廷春告诉记者,是好政策帮他坚定了事业信心。

  依靠养殖水蛭,2015年关廷春顺利实现脱贫。近几年,他不仅偿还了十万余元的外债,家庭积蓄也一年比一年多。脱贫致富之后,关廷春没有止步,2017年,镇村为他解决了8000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帮助他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事业发展的同时,关廷春没有忘记身边的贫困乡亲。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现在有十余户村民参与了水蛭养殖,关廷春免费给大家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成品收获后,又帮助大家解决销售。

  “现在全村水蛭养殖近100亩,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村民创收200多万元,连周边村民都加入到水蛭养殖行列里来。”古路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宋凯告诉记者,现在养殖水蛭已经成为村子脱贫发展的特色产业。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13516438342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