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通过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六尺巷调解法、智能化网格管理等为核心的城市社区治理“桐城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红色物业”联通居民生活
日前,桐城市文昌街道翻身社区上和家园居民开双喜来到物业服务中心结清2019年物业费并预交2020年的。他高兴地说:“小区的居住环境和物业服务越来越好,我也不拖欠物业费了。”
以前的上和家园小区环境脏乱差,物业服务不到位,居民常因小区私搭乱建、垃圾乱扔、车位私占等问题到社区上访。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居民自治,最终解开了该小区物业难题。经由翻身社区党总支牵头在居民小区成立党小组,建立小区红色物业议事制度,每月召开议事会议,与业委会、物业企业、业主代表等共同商议小区重大事项和矛盾纠纷,解决小区大小难题。
“‘红色物业’融入社区治理后,小区不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邻里之间的矛盾也少了,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睦家园。”翻身社区党支部书记叶鲜介绍道。
六尺巷文化融入基层调解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桐城六尺巷流传的宰相张英与邻里之间谦和礼让化解矛盾的典故。
“去年夏天,两个邻居因为修房子,发生了相邻纠纷的问题,大家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就把六尺巷这个故事作为他们参照的点,自己来协调这个事情,把这个事妥善处理。”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耘说。
以城市历史典故为背景,借助六尺巷挖掘文都桐城的文化底蕴,创新“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柔性化解基层群众矛盾,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得以活化传承,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善治之路。2019年,桐城市基层调解组织共运用六尺巷调解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464件,调处成功5354件,调处成功率98.3%。
民生实事“一网打尽”
日前,桐城市龙眠街道城郊社区网格员吴书琴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辖区金星小区8号楼前路面坑洼不平,随即通过“文都e家”系统平台联动住建局完成金星小区楼栋前道路维修,整个过程不到一周的时间。
据了解,桐城将城区划分为122个网格,14个联勤联动单位执法服务力量下沉社区,先后投入280万元建设“文都e家”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社区居民通过微信“扫一扫”反馈问题,实行居民下单、政府接单,初步实现了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激发居民自治热情。
“党建工作、社区管理、居民自治‘一网覆盖’,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未按规定时限完成的,智能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预警、智能扣分,倒逼执法和管理力量融合、下沉到基层。”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秋明说。(潘月琴、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