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泗县的靓丽名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流动文化、宝贵财富,围绕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要提高认识抓落实,抢抓机遇,切实抓好大运河文化带、国家公园建设,履行好职责,积极发挥‘头雁效应’,种好自己的‘责任田’。”4月14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总工会主席尉成辉督导调研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林长制、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时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交流,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实现水域岸线利用合理、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生态持续向好、河道两岸持续增绿、水事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的目标。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泗县俗称汴河)全长约28公里,被称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活态运河”。是继黄山和西递宏村后,成功入选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泗县将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宝贵遗产,逐步把运河打造成为富有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观赏价值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保护好,注重地方特色。泗县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以林长制河长制为抓手,深化石龙湖、沱河等重点流域的集中整治、系统整治。坚持精准施策抓落实,全力以赴抓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强化源头管控,科学分析、精准施策,守住发展和生态的底线,切实把“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落到实处。
传承好,涵养文化气息。泗县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实抓细突出问题整改,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以生态文明建设优异成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利用好,打造经济引擎。泗县抢抓黄金季节,快速有序推进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科学合理制定村庄绿化规划,因地制宜对庭院、房前屋后等处见缝插针、绿化美化,打造绿色村庄、生态村庄。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进一步夯实责任、细化分工,认真找差距、补短板,主动想办法、出实招,真正以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动县域生态文明迈向更高水平。(贺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