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传真  → 时事传真
泗县:“花果村”唱起脱贫致富“四季歌”
浏览次数:1256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7日  【字号

4月16日,在泗县黄圩镇刘宅村的苗木果蔬种植基地里,负责人陈前柱正在精心打理着温室大棚里的香妃葡萄。原先缀满枝头的绿色葡萄已经开始泛黄,散发出香甜的气息。 “葡萄五一就能采摘了,到时候隔壁县的游客来这里不仅能尝到葡萄,还能观赏到樱花、紫藤花,他们来了肯定就不想走啦。”陈前柱笑呵呵地说。

刘宅村位于泗县西北部,西接灵璧、北接江苏省睢宁县,“鸡鸣听三县”成为当地村民对偏僻村子的无奈调侃。2014年底,村里争取扶贫资金建起了三个温室大棚和连栋大棚,共计占地30亩。政策的底子打好了,如何架好发展的梯子,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商议,把目光瞄准到了能人大户上。村党总支书记杨夫昌找到一直在外务工的本村村民陈前柱夫妇,动员他们回村发展果蔬种植。正有回乡创业想法的陈前柱夫妇,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刘宅村。 2015年1月,陈前柱成立了绿林种植家庭农场,发展特色蔬果种植。目前占地300亩的基地里种上了樱花、紫薇、食用玫瑰、杭白菊、蜜桃、葡萄、青豆等花卉果蔬,如今的刘宅村旧貌换了新颜,乘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村”。

“有了这么肥沃的土地,我们不好好利用就可惜了,我要让基地里四季都能有果蔬上市。”陈前柱说。眼下,基地西边的大青豆刚刚移栽好,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不让收获出现空档期。陈前柱带着工人在大青豆的渠埂里套种起了食用玫瑰和杭白菊。除了套种,基地还发展起了林下经济。”在东边的薄壳山核桃基地里,大青豆正在移苗,30多名工人正忙着搬运、栽苗、浇水等工作,一片繁忙的务工景象。贫困户王素侠和刘书侠每天吃完饭就结伴到地里干活了,从2015年他们开始在基地里务工之后,就暗中“较起了劲”,都不想落下一天。每天60块钱的稳定收入,让王素侠和刘书侠两家在2019年同时脱了贫。“我们村里有100多人在这里干活,像俺俩这样的贫困户就有30个人。”王素侠说。 基地在让村民稳定增收的同时,也给村委会带了可观的集体收益。合作社除了每年交给村里9万元温室大棚的租赁费以外,还承担起了薄壳山核桃基地里的日常管护工作。村党总支书记杨夫昌告诉笔者:“合作社每年以一万元的价格承包了山核桃基地,发展林下蔬菜种植,实现了核桃林日常管护、村级集体增收、带动群众务工的‘三赢’局面。”

在基地的外面,一群大白鹅在“嘎嘎”地叫着,忙完大棚活计的陈前柱到了给鹅喂食的时间。 “我在空地里又散养一百多只大白鹅,下一步我打算把农家乐搞起来,让游客品着花茶、吃着水果、尝着生态土锅菜,我们又能增加了稳定的收入。”陈前柱对未来充满期待。(单珊)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13516438342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