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动态  → 娱乐动态
历史叙事与当代审美同频共振 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巡演火爆出圈
浏览次数:67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9日  【字号
      近日,北京舞蹈学院原创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正在全国火热巡演。自6月6日杭州首站启动以来至7月成都收官,五城十场演出几乎全部售罄,在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次,构成了文化艺术领域独特的“北舞现象”,也成为首都顶尖艺术院校用文化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
     三年间持续保持高热讨论度
     《唱支山歌给党听》以和平解放西藏、废除农奴制以及建设发展西藏的历史为大背景,围绕“阿妈和她的孩子们”两代人完全不同的命运展开。在旧时代的黑暗中,农奴们遭受着残酷的压迫,阿妈和她的孩子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随着解放军的到来,西藏迎来了光明,孩子们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写。该剧以藏族传统舞蹈为根基,融入现代舞的张力与戏剧化叙事,通过“向下”的压抑肢体语言与“向上”的昂扬舞步对比,呈现从黑暗到光明的历史转折。剧中有一段失明的女儿与藏族牧羊人共舞的欢快段落,感染力极强,每次上演都能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最初关注这部作品,是因为刷到一段点赞量特别高的谢幕片段,特别燃,特别喜欢。”一位刚看完深圳站演出的观众说。该剧自2022年年底首演至今的三年间,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持续保持高热讨论度。《唱支山歌给党听》已经成为主旋律舞剧让历史叙事与当代审美同频共振的优秀范例。
     “学研创演”嵌入社会大课堂
      《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成功不禁引人探寻,是何种内在机制让一所艺术院校推出的作品,在全国各地产生影响力?“这部作品教会我们,最好的艺术传承不是复刻历史,而是让历史精神在当代语境中产生新的共鸣。”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刘岚说,北京舞蹈学院始终以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为追求,让每一部作品都成为时代的注脚。
     出人出戏出精品,是北京舞蹈学院始终坚守的艺术追求。在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看来,该校“学研创演”一体化的模式,让课堂教学、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与舞台实践深度融合。他介绍,《唱支山歌给党听》从剧本创作到首演历经多年打磨,北舞青年舞团演员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师生全程参与,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
     “课堂学习与艺术实践同步进行,既延长了作品的打磨周期,也让人才培养更早接受社会和市场检验。”许锐说,今年上半年,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携民族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与《“为人民而舞”——舞动经典》两部作品全国巡演,并非简单的艺术输出,而是将“学研创演”体系嵌入社会大课堂的深度实践。演员们会根据不同地域的反馈自我提升,编导团队也会把在地文化元素融入舞段,进行修改。这种“带着问题巡演、迎着需求创作”的模式,让每一次登台都为人才培养服务,让顶尖院校的艺术作品始终保持着滚烫的现实温度。
     年轻学子跟着“山歌”成长
     年轻学子也跟着《唱支山歌给党听》成长。该剧初创时,演出团队的主要力量是该校低年级的学生,“大一时在民间舞课堂学藏舞体态,老师会带着我们研读史料,我们跟着编导团队考证青稞收割的肢体逻辑,把农耕动作转化为群舞语汇。”一位参演学生说,等到今年全国巡演,学生们已经到了大学三年级,“我们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观察不同地域观众的反应,回校后带着演出反馈调整角色细节,课堂上学的表演理论真正应用到了舞台表演中。”
     北京舞蹈学院被誉为“舞蹈家的摇篮”,人才培养是艺术院校办学的首要目标,跟着“山歌”剧组成长起来的部分学子,马上也走向社会。据了解,剧组中有10位年轻演员已收到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等知名院团的录取意向,另有多人选择攻读研究生或从事舞蹈教师职业。
     《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火爆出圈,印证着北京舞蹈学院实践创作体系的成功,近年来,北舞出品的《杨家岭的春天》《人间四月天》等一批作品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北舞艺术实践中心主任兼青年舞团团长张海君介绍,此次《唱支山歌给党听》巡演中,北舞也收到了全国多家剧院和演出机构的邀约。(韩轩)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13516438342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