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长寿  → 健康长寿
夏至:顺应天时,健康一夏(节气与健康)
浏览次数:49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0日  【字号
      6月21日,我们迎来夏至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郭婧介绍,作为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段,夏至宣告盛夏正式登场。夏至这天,自然界中的阳气达到鼎盛,同时“夏至一阴生”,阴气也在悄然间开始孕育,气温持续攀升,降雨较为频繁,湿热交织,养生应注重巩固阳气,养护脾胃,宁心安神。
     郭婧介绍,夏至时节,在起居方面,中午11点至13点为手少阴心经当令之时,此时闭眼休息15—30分钟,可有效缓解疲劳,补养心气,稳定情绪。顺应日照规律,人们可适当晚睡早起,晚睡不超过23点,清晨早起可通过散步、八段锦等运动升发阳气,疏通气血。需注意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洗浴时忌用冷水,特别要做好腹部和足踝的保暖。
     “在饮食调养方面,夏至时节宜多食酸苦之味。”郭婧表示,苦味入心,能清心除烦,可适量食用苦瓜、绿豆、绿茶等;酸味入肝,能生津止渴,酸梅汤、柠檬水、山楂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要注意健脾祛湿,红豆薏米粥、冬瓜汤、白扁豆等可帮助排湿,缓解脾虚水肿,消除身体沉重感。需注意的是,此时天气虽炎热,但切勿贪凉饮冷,大量摄入冰镇饮料、西瓜、螃蟹等会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胃痛、呕吐、腹泻、经行腹痛等不适;烧烤、油炸、辛辣甜腻之品更要节制,以免助湿生热,导致口苦、腹胀、大便不爽等不适。
     夏至时节,情绪调节同样不可忽视。郭婧建议,可通过练习书法、绘画、园艺等活动,宁心安神,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同时,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中医认为,‘心气通于夏’。夏至时节,天气炎热易扰动心神,引发心悸、胸闷等不适。”郭婧表示,此时可按压劳宫穴,以清心降火。夏至时节的暑湿之气常影响脾胃功能,易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可按揉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中脘等穴位,每个穴位2—3分钟,并配合食用山药莲子薏米粥,以健脾祛湿。此外,湿热蕴结于皮肤,可能导致湿疹瘙痒、女性阴道炎等疾病,可按压曲池穴、带脉穴,每个穴位2—3分钟,或双手搓热后摩擦带脉穴,早晚各50次。
     “夏至养生要兼顾饮食、起居、情绪等多方面。”郭婧提醒,做到内外兼修,阴阳平衡,不仅能安然度夏,还能为秋冬季节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王美华)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5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13516438342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