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把手!把杂物搬去回收点!”“这处卫生死角今天要清理干净,给绿化腾空间!”8月10日早晨7点30分,天空下着雨,在合肥蜀山区南七街道建机家园小区内,身披雨衣的志愿者穿梭忙碌,由党员干部带头,志愿者、群众广泛参与的“党群齐心 周周行动”活动火热开展,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群众参与,让这个老旧小区焕发新生。
今年5月以来,南七街道按照统一部署,持续开展“党群齐心 周周行动”活动,来自市直、区直单位及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下沉到小区,深度参与治理工作,有效推动了资源、服务、力量向一线倾斜,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走出一条党员干部示范、群众自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当天,天空虽然下着雨,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由市直部门、区直部门、街居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居民组成的专项行动队伍,聚焦建机家园小区“拆违建、优绿化、清杂物、强消杀”四项工作,实施专项整治,推动小区环境治理“细致入微”,也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行动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他们入户宣传政策,助力违建拆除;修整苗木,让小区绿化焕新;及时清理楼道杂物,协调有关机构上门回收;对垃圾收集点、公共楼道等区域进行消杀,从源头筑牢卫生防线。”南七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让精细化管理活起来、强起来。“街道已组织开展了13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参与人数达1300余人次,包括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等,在这次行动中,街道还联动园林、疾控等部门,引导专业力量介入,精准发力解决了小区居民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南七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
“以前我们这小区环境差,自从有了党员带头干,居民一起上,环境变美了,邻里也和气了,小区真是焕然一新!”说起小区的变化,孙德芳老人满脸笑容。环境的蝶变,源于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生,用实干回应期盼,更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环境治理一线“落地生根”。
小区环境实实在在的改变,凝聚起共建幸福家园的强大合力。“我通过志愿汇平台看到了招募信息,就主动报名参加了,想为社区做点有意义的事。”池州学院大三学生陈洁身着白色雨衣,将卫生死角清理出来的垃圾一趟趟地搬运到垃圾桶,额头沁出的汗水和雨水混杂在一起,忙碌的身影一刻没有停歇。
在南七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群众、志愿者广泛参与到行动中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党员干部带头,让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居民更应该参与进来,共同把小区环境维护好。”建机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孔令慧一边将窨井盖上的杂物清理干净,一边擦拭下额头的汗水。在孔令慧的带领下,建机家园小区20余名党员自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支部建在小区,治理落在实处。南七街道以“支部扎进小区”为依托,精准激活了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将党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小区环境治理的强大动能。以开展“党群齐心 周周行动”活动为契机,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创新联动服务机制,不仅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更在小区这个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里,织就了一张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服务精细、群众参与的治理网络,让基层党组织在小区牢牢扎稳,让治理的效能直达千家万户,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党群齐心 周周行动’是深化基层治理的‘有效一招’。干部在基层一线锤炼作风,群众在参与治理中增强认同,基层治理从‘政府单打独斗’转向‘干群同心发力’,干部沉下去,民心聚起来。”南七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按照统一部署,持续巩固环境治理成效,充分发挥党员下沉、常态清扫、群众评议长效机制,让“党建红”持续引领“环境美”,让精细化治理的成果更多惠及群众,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