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四梁八柱”。将特岗计划列为“书记工程”,纳入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委编委会每年专题审议招录工作,动态预留编制保障期满有编。建立教育、财政、人社、编办联动机制,形成县委统筹、教育主抓、多部门协同格局,为计划实施筑牢制度根基。 精准“输血供氧”。逐校调研摸清需求,岗位重点投向偏远学校,2025年招录100名特岗教师中紧缺学科占比60%。严格公开择优招聘,近五年新聘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0.8%、硕士占1.1%,全面优化乡村教师学历结构。
实施滴灌培育。推行“岗前筑基+岗中赋能”模式,岗前培训覆盖法规师德,岗中“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实现100%覆盖。近五年,特岗教师获县级以上奖励51人次、市级5人次,大批成长为班主任和骨干教师。
搭建暖心港湾。落实“三个同等”(待遇、职称、评优),投入1219万元建教师周转房212套、保障公租房186套,配套免费体检、艰苦津贴。建立“一对一”关怀机制,近五年留任率稳定在94%以上。
打通成长赛道。2015—2022年期满考核合格的512名特岗教师全部入编,“学年+期满”考评挂钩职称晋升。累计表扬优秀特岗教师100余人次,选拔50余人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职务,营造扎根乡村光荣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