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亳州市各地遭遇持续连阴雨天气,面对雨情、水情、汛情叠加的挑战,市应急、气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迅速行动、协同联动,以“五个强化”“精准服务”“抢收抢种”为抓手,筑牢防灾减灾防线,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 市应急管理局打响防御战,以“五个强化”织密防汛安全网。强化安排部署,自9月强降水以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会商研判,指导县区提前开展隐患排查、沟渠疏通、河道预降水;强化预警预报,联合气象部门实时监测雨情水情,通过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严格落实“叫应”机制,督促城管部门管控积水点;强化措施落实,联动水利、城管等部门,督导城乡排涝、涵闸值守和易涝点实时监测,确保防汛机械随时待命;强化查灾报灾,培训110名县乡灾害信息员,组织镇村干部一线巡查,及时核查农田排水与灾情;强化值班值守,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出现险情立即转移受威胁群众,守住安全底线。
农业农村部门则聚焦“三秋”生产,打响秋粮抢收、秋种保障攻坚战。在秋粮抢收上,启动应急预案,统筹1.81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1.06万台玉米收割机,跨区引入78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截至10月16日15时,655.21万亩秋粮已收634.72万亩,进度达96.87%;组建82个农机应急服务队,公布125个粮食烘干中心信息,183台烘干机日烘干2.8万吨,已烘干秋粮53万吨。在秋种保障上,将665.48万亩小麦、5.08万亩油菜任务分解到地块,推广“五适”播种技术;备足9.11万吨小麦种子、33.89万吨化肥等物资,抽检91批次种子、70批次农药,严打假劣农资,确保秋种高质量推进。
气象部门精准预报、主动服务,为防灾减灾提供“千里眼”。9月1日至10月10日,全市累计降水量达250~450毫米,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多。市县气象部门提前研判,在9月10日强降水前发布专报提示雨强;开展“13131”递进式服务,中期出过程预报、短期明确雨强时段、临近逐小时发短临预警;主动联动应急、农业等部门,落实预警“叫应”机制,为决策提供关键支撑。(记者 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