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蚌埠市2025年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汤敬胜、市医疗保障局规划财务科长刘如林就我市2025年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情况进行了政策解读。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400元,与上年持平;财政补助标准较上年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700元。 医保,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民生保障中的重要一环,备受社会关注。汤敬胜表示,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升至1100元,其中个人缴费标准不变,各级财政补助达到700元。这是居民医保制度建立以来个人缴费标准的首次“停涨”,意味着参保人花同样的钱,能享受更充足的基金保障。和往年相比,今年集中征缴期缩短,从2025年10月20日开始,截止时间到2025年12月31日。
按照国家、省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有关要求,自2025年起,实行激励约束措施。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每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对按时参保缴费的当年零报销人员,从2025年开始每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同时,明确了相关的约束机制,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固定等待期3个月+变动等待期N个月。“也就是说,如果2025年断保,就会有至少3个月的待遇等待期;以后每多断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待遇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需要参保人个人全自付。请广大市民朋友及时参保缴费,确保待遇不受影响。”汤敬胜提醒。
据了解, 2025年居民医保集中参保缴费期为2025年10月20日至2025年12月31日,待遇保障周期为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2025年度基本医保未断保的,在2026年1月1日至2月底前的缴费人员,自参保缴费次日起享受待遇。继续执行新生儿“落地”参保政策,新生儿出生90日内参保缴费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超过90日参保的一周岁内新生儿,自参保缴费次日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大学生原则上应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在集中参保缴费期完成参保缴费;大学生为资助对象的,可以选择在资助对象身份认定地参保,并向学校备案。全面落实参保大学生的基本医疗保障权益,对在户籍地、学籍地或就业见习、实习地发生的医疗费用,通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报销的,报销比例不受转外就医调减比例规定限制。
为减轻困难群众缴费负担,我市完善分类资助参保缴费政策,通过医疗救助资金对特困人员给予400元全额资助,个人无需缴费,对低保对象给予340元定额资助,个人缴纳60元,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给予200元定额资助,个人缴纳200元。实施困难儿童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全额资助纳入孤儿和特困人员范围的儿童参保,定额资助低保、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纳入低收入人口监测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由认定部门根据职责按上述救助对象类别资助标准给予相应救助。
今年,市医疗保障局会同税务部门优化参保缴费方式,积极推进医保经办和缴费业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厅联办”,有效提升了参保缴费的便捷度。参保人可以通过“蚌埠医保”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皖事通等自助缴费渠道进行参保缴费,参保职工还可以绑定共济账户为家人参保缴费。具体缴费流程请关注“蚌埠医保”公众号获取。不方便操作手机的,可请村(社区)工作人员协助缴费。(融媒体记者 杨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