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马鞍山,空气里仿佛都跳动着诗的韵律。11月1日,这座山水诗城,将迎来第37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的华彩绽放。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场传统与创新交融、诗意与生活互动的文化盛宴正蓄势待发。    10月29日,长江之畔,阳光明媚,采石矶芳草地上,舞台正进行着最后的调试,演员们则在导演的指导下反复打磨着每一个走位、每一句吟诵。“要让诗歌真正回到孕育它的山水之间,实现天、地、人、诗的四重共鸣。”诗歌节开幕式文艺演出总导演朱伟刚介绍,此次演出特别邀请“国家队”中国煤矿文工团倾情加盟,将以充满时代气息的诗歌和富有创意的表演,生动展现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李白诗魂的深远影响及马鞍山城市的独特气质。
    千百年来,“诗仙”李白望天门、泊牛渚、卧青山,“诗豪”刘禹锡屈身陋室抒写千古名篇,《千字文》《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游褒禅山记》广为流传,诗意早已融入马鞍山的山川风物、人文血脉。从1989年起,诗歌节的举办从未间断,马鞍山与“李白”的这场浪漫约会也已持续36年。
    今年的诗歌节,不仅是一场诗意的绽放,更是一次立足底蕴的阔步出发。当前,在惊鸿美术馆,“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布展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将集中呈现100位国内书法名家、10位国际友人和1位画家倾情创作的120幅精湛之作;全市中学生中华经典吟诵比赛刚刚落幕,东湖小学第二届校园诗歌背诵活动诗意再启,持续点燃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诗歌节开幕式期间,除了文艺演出、“李白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等活动,李白诗歌文化进校园、“跟着李白来野”青春市集、长江文化带(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第40届“江南之花”群众文化活动汇报演出等文化活动将接连上演,为人民群众开拓更多有吸引力的“诗歌之旅”,真正让诗意融入城市肌理、浸润市民心田。
    如今的诗歌节,早已超越单纯的文化活动范畴,成为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独特引擎。以诗为媒,深化李白文化城市联盟交流合作,开展“览山水诗都、悟诗仙诗境”诗歌采风、百名记者访诗城等活动,“中国诗歌之城”金色名片越擦越亮;推出“李白游踪探秘之旅”“皖南山水诗仙路”“诗心归处马鞍山”等精品旅游线路,让八方游客循着李白的足迹漫游诗城……“诗和远方”有机融合,文旅产业相伴而行,千年的诗意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活力。
   舞台大幕即将拉开,长江的波涛正为新的诗篇奏响序曲。第37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正以最蓬勃、最亲切的方式,期待大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