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信息  → 房产信息
逾10家上市公司“脱房” 多数是因为“钱紧”
浏览次数:98394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6日  【字号
 

    随着近几年的持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了减速甚至下滑的趋势。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从受监测的主要城市来看,2019年住宅供给量整体小于需求,随着全国市场进一步降温,预计2020年全国商品住宅将供大于求。

  对此,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目前地产行业的情况,首先是在“房住不炒”政策导向下,房地产投机属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抑制。其次是从房地产销售、开发建设和拿地情况看,房地产行业没有大幅下滑迹象,表现出了较强韧性。最后是房地产行业出现了明显的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强者更强态势,头部企业的营收和盈利增速稳健和突出。

  “从短期来看,房地产金融政策有微调可能性,但大幅调整空间不大。这是因为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韧性使得金融政策缺乏大幅放松契机,而经济下行压力使得金融政策也很难进一步收紧。”袁华明进一步分析道,从需求端来看,城市化推进和经济向消费拉动转型的大背景,决定了房地产需求有刚性成分,过往几年的房地产调控还为未来房地产需求释放留下了空间,而从供给端来看,过去几年房地产调控对于产能的抑制,或许会推动2020年后房地产行业进入补库存周期。

  房地产的“围城”,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正在逃离。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有超过10家企业剥离了房地产业务,其中不乏一些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比如万达集团、嘉凯城等,此外,还包括年中实施剥离房地产业务的万泽股份、航天科工、紫金矿业,以及年底的大港股份、亚太实业、厦门钨业。

  对此,袁华明分析认为,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看,行业正在向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竞争转变,加上金融政策上对于房地产企业投融资的制约,相当多公司的“脱房”转型,是在房地产产业发展不利情况下的被动选择。

  在谈及对未来上市公司“脱房”的看法时,袁华明对记者表示,大体量、较高毛利率和发展潜力,决定了房地产行业绝非“夕阳”,而“脱房”是否持续,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房地产行业得发展态势,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

  事实上,在今年剥离房地产业务的多家非地产板块上市公司中,部分公司不仅更改了经营范围(不再包含地产相关业务),甚至还作出了未来不再从事与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的业务的承诺,专注主营业务发展。

  在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看来,上市公司“脱房”的原由很多。其中“金融政策收紧,通过剥离房地产业务,来解决资金诉求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夏风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在房地产行业告别整体高增长后,上市公司“脱房”也体现出其对房地产行业后市发展的谨慎判断。但无论如何,上市公司主动或被动退出房地产业务,都是行业发展优胜劣汰的过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而这未必不是好事。

  “综合来看,上市公司所剥离的房地产业务,大多竞争力不强,能够带来的收益有限,甚至还有可能持续大规模投入。”因此,夏风光进一步分析称,上市公司剥离房地产业务也有助于其回笼资金,集中力量发展主营业务。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4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0551-65693435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