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访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市长杜延安
近年来,亳州市把民间投资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简化程序、强化引导、降低成本、守信履约等方式,全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全市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激发。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市长杜延安。
杜延安介绍说,2018年,亳州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2.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2.9%、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减轻企业各类负担29.4亿元,“大力推进降成本,增强民间投资动力”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及安徽省政府通报表扬。
杜延安指出,在简化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方面,一是清理规范审批事项,积极推进“减证便民”整治申请材料多专项行动试点,按照“八个一律取消”清理标准,全面清理网上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同步推进国务院、省政府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2018年,共精简53家市直单位申请材料5942项、精简比例达62.2%,将涉及亳州市的8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予以取消办理。二是动态调整“四项清单”。建立部门申请,编制、法制等部门在线审核工作机制,确保省权力下放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市级清单事项调整,全面完成2018年市级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调整审核工作,保留市级权责清单事项10276项、公共服务清单1247项、中介服务181项。三是创新开展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简”“并”“联”“放”“调”“限”等方式对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梳理优化,选取15家企业进行试点,编制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配套出台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容缺预审等多项工作制度,项目开工时间由过去205天压减到108天,其中行政审批时限压减到27天全部办完,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3个工作日以内。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全省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改革先行试点开发区之一,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53项审批事项纳入“承诺制”试点,企业签订承诺协议后,只要项目满足准入审查等必要前提,即可开工建设。四是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搭建网上办事大厅,将全部服务事项纳入网上办理,7367项服务事项中7075项实现“最多上一次”“一次上网,事就办成”,其中2655项实现“一日办结”,网上办事大厅全年办件量超600万件、群众满意率99.99%。
在强化引导,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方面,杜延安表示,一是支持民间投资创新发展,全面落实民间投资平等市场主体待遇,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等涉及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方面保证民间资本平等参与市场竞争。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现代中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018年净增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2家。大力支持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为民营企业投资新兴产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筑梦社区、青年创客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二是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拨款改投资”“资金变基金”,鼓励市县联动,推广“基地+基金”“产业+基金”发展模式,扶持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2018年,市财政安排11.6亿元,采用产业引导基金、“借转补”、事后奖补等方式,重点支持“三重一创”、工业“123”工程、文化旅游等项目,并向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倾斜。三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PPP支持政策,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设立项目推进办公室,出台实施方案,印发操作流程,大力推广PPP模式。目前,亳州市列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33个项目,已落地22个,吸引社会资本投资305.6亿元,项目涉及道路交通、污水处理、景观绿化、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实现重点领域均有PPP项目的良好局面。
杜延安还指出,降低成本,增强民间投资动力。一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出台《关于降成本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国家减税减费政策,持续推进阶段性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失业保险费率等社保费降率,严格落实免征政府性基金、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停征排污费、取消港务费、降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上限和停征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工本费等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用能用地和物流成本。2018年,累计减免税金22.9亿元,减收企业电费3.35亿元,因放宽出让金缴纳期限而节约用地成本约1.45亿元。二是着力破解融资难题。认真落实《亳州市鼓励企业上市挂牌及直接融资奖励暂行办法》,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2018年,全市新增新三板、专精特新板、科技板挂牌企业21家,新增现代中医药及健康产业亳州专板挂牌企业88家、总数达233家,全年实现直接融资138.3亿元。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贷款费率,全力推进“4321”政银担合作业务,2018年12月末业务余额达65.9亿元,年度增加51.5亿元;进一步扩大“税融通”业务受益企业面,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3.6亿元,受益企业532家;持续推进“532”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全年共出单150笔,保额7920.8万元;药都银行创新推出“小微乐”“金农易贷”等重点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9.9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93.9%,其中信用贷款占比约56.3%,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项目建设占用绿地、挖掘城市道路以及新开办企业刻制公章所需费用一律由政府承担。继续实行项目建设“四督四保”、领导包保和“双调度”制度,运用“重点项目手机APP系统”“重点项目督查调度微信群”和“政企直通车—在建项目”微信服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及时调度项目进度。2018年,亳州市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竣工率、开工率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第四位。
杜延安强调,第四个方面是守信履约,规范政务服务行为。一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印发《亳州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严格兑现合法合规的政策承诺,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2018年,市级财政在省奖补3000万元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配套1.32亿元用于奖补战新基地61个项目。二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扎实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收集“四送一服—政企直通车”平台企业反映问题4415件、办结率98%。组织召开“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要素对接会,成功促成要素项目对接1352个,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等要素缺口问题。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进一步统筹规范各类检查和市场执法行为。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全面梳理国家和省已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印发《亳州市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贯彻意见》,将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市对县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市直机关效能考核,并作为年度检查督查重点内容,多管齐下,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政府工作质量和效能。
中国改革报社记者 华铭 张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