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时代信息网!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时代信息》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旅游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传真  → 时事传真
安徽宣城市高质量对接苏浙沪
浏览次数:2962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6日  【字号
 

 宣城市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以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为抓手,坚定不移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沪苏浙深度融合、一体联动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400个。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

宣城市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就是实施“十项对标提升行动,重点在六个一体化上高质量全面对接。

推动思想观念等高对接。从观念更新入手,开展“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大讨论,分层确定追赶和赶超目标,建立常态化党政对接交流、干部学习锻炼机制,每年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先后选派261名干部到沪苏浙地区跟班学习。

推动创新要素加速对接。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先手棋,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牵头组建G60新能源产业联盟,九城市77家企业加入;5家企业参与组建G60新材料产业联盟,宛陵科创城列入G60协同创新平台,宁国经开区被授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已入驻沪苏浙企业101户,年产值30亿元。强化招才引智,共招引落户高层次人才团队59个,28个团队入选省级扶持团队,居全省第3位。该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1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3个。创新持续力居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第3位,创新潜力居全省第1位,创新综合能力全省第3位。

推动产业协作融合对接。该市在建的合作园区有5个。与浙江萧山合作共建的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已入园企业21家,建成投产19家,近三年来,该市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028个,居全省第1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719.1亿元。其中82.1%的投资项目、73.8%的到位资金来自沪苏浙。

推动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以交通互联互通为重点,持续开展交通大会战、大提升,“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237亿元。该市已建成9条高速公路、4条连通苏浙的一级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第3位。与苏浙连接的3条省际断头路开工建设,芜黄高速加快建设,宣泾高速、G50宣广高速改扩建、申嘉湖高速西延宁国段即将开工。合福高铁、杭黄高铁建成运营,宣绩高铁全面开工,商合杭高铁、芜宣机场将于今年开通,宣城市区即将进入高铁+航空时代。另外,宁杭高速二通道、宁宣高铁、宣镇城际铁路、宁杭高铁二通道、杭临绩高铁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正在谋划或推进,县县通高速、通高铁即将实现。

推动营商环境全面对接。坚持服务对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立与沪苏浙匹配衔接、标准一致的制度机制。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在全省率先发布动态最多跑一次清单,进驻政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提出一次不用跑、事情能办好,建成覆盖全市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网上平台全网通办率95.3%。全域推行长三角一网通办,全国首张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在宣城发出。强化开放协同,与G60九城市联合发布扩大开放30条,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宣城综合保税区正在申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实现全覆盖。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该市政务服务指标位居第一。

推动民生和社会治理一体对接。着眼共建共治共享,全方位深化与苏浙毗邻市县合作。强化生态共保联治,建立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跨界断面水质监测、联防联合执法等机制。强化文旅合作,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成立有关文化旅游合作联盟,开通首条浙皖省际公交线路。强化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探索建立共建共享的社保互通机制,实现与沪苏浙地区3500余家医疗机构异地接结算。(中国改革报记者 张勋飞)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体育频道 | 本站公告 | 本网简介 | 安徽名人 | 常用电话 | 综合信息 | 友情链接 | 权威论谈 | 走进名人 | 重点企业 | 领导访谈 | 灵璧奇石
CopyRight 2002-2024 版权所有:安徽时代信息网 皖ICP备17024205号-1
联系电话:0551-65693435 E-mail:ahsdxx888@163.com   邮编:237000
本站声明:未经本站同意,任何人不得下载、转载或使用本站文件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12号